一、測試前準備
1、明確測試標準
根據產品類型選擇對應標準(如IEC 61215用于光伏組件,JEDEC JESD22-A101用于電子元件)。
確定測試時長(常見1000小時)、溫濕度容差(如±2℃、±3% RH)等參數。
2、樣品準備
選擇代表性樣品(含不同批次或設計變體),記錄初始狀態(外觀、電氣性能、功能參數)。
清潔樣品表面,避免污染物干擾測試結果。
二、樣品安裝
1、擺放原則
樣品間留足間距(通常≥5cm),避免遮擋氣流導致溫濕度不均。
使用耐高溫夾具固定易變形樣品(如塑料外殼)。
三、參數設置
1、溫濕度曲線
設置升溫階段:以≤3℃/min速率升至85℃,避免熱沖擊。
加濕階段:升溫完成后啟動加濕,逐步升至85% RH,防止冷凝。
2、測試周期
持續測試(如1000小時)或循環測試(如85℃/85% RH維持12小時,恢復12小時)。
四、測試執行與監控
1、啟動測試
關閉箱門后啟動程序,觀察溫濕度穩定情況(通常需1-2小時)。
2、實時監控
記錄溫濕度數據(建議自動記錄,間隔≤30分鐘)。
若樣品需工作,持續監測關鍵參數(如功率、電阻、信號輸出)。
3、中間檢查
每24小時暫停測試,快速檢查樣品外觀(膨脹、銹蝕、開裂)和功能。
注意:開箱時間需盡量短,避免溫濕度大幅波動。
五、測試結束與恢復
1、停機步驟
逐步關閉加濕和加熱,以自然降溫至室溫(避免強制冷卻產生冷凝水)。
取出樣品時佩戴防高溫手套,防止燙傷。
2、恢復階段
將樣品置于標準大氣條件(25℃、50% RH)下24小時,釋放應力。
六、測試后評估
1、性能檢測
對比測試前后數據,如絕緣電阻、導通性、機械強度等。
進行功能測試,確認是否達標(如光伏組件的功率衰減≤5%)。
2、失效分析
記錄失效模式(如焊點腐蝕、塑膠脆化),使用顯微鏡、X射線等工具分析根源。
提出改進方案(如更換封裝材料、增加密封膠)。